
储能升压变流一体机
- 厂家信息
- 产品信息
- 规格参数
- 技术文档
产品图片

产品详情
集成变流器的储能升压站高压侧可覆盖6kV至35kV,低压侧可覆盖交流电压0.315kV至0.69kV。变压器涵盖美式、国产、干式变压器多种型号,能效等级按设计要求执行。直流侧电压最高可达1500V,储能升压逆变器单机最大容量为6.8MW。 一、描述: 1.交钥匙解决方案 将光伏逆变器、变压器、开关柜集于一体,工厂整体调试,节省现场安装和互调时间。集装箱式外壳,无需专用吊具,方便运输和吊装。 2.环境适应性强 防腐能力强:集装箱外壳采用高耐候钢板,比普通碳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。 隔热:内壳装有隔热板,具有良好的防火、隔热、保温效果。 通风散热:特殊设计的进风口,有效防尘、防沙。 3.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,属阻燃产品,无爆炸、火灾危险。 干式变压器已通过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C2、E2、F1级检测。 4.低投入,高回报 与传统的“逆变器房+光伏箱变”相比,减少投资15%~20%。安装基地数量从2个减少到1个,安装调试时间节省50%。逆变器与变压器之间采用铜排,节省逆变器房与光伏箱变之间的连接电缆;通过优化结构,逆变器与变压器之间节省两台低压开关柜。 5.灵活多样的产品解决方案 旨在充分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,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 二、主要应用场景 1.场景一:光伏电站储能 解决原理: 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、可变性、不可预测性等特点。光伏的大规模并网必然会增加电网调节的难度,并导致限电问题严重。光伏电站增设储能,通过储存无法消耗的剩余电力,有效解决了这些挑战。然后,在电力短缺或高峰时期利用这些储存的能量,旨在消除可再生能源发电固有的不规则性。 该解决方案的优点: 1.缓解限电问题,有效应对能量吸收挑战 2.通过消除输出的随机波动来提高电力质量 3.提高功率预测精度 4.将储能纳入光伏电站辅助服务,增强太阳能设施的输出特性 2.场景二:风电场储能应用 解决方案原理: 由于风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,大规模并网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,使得电力系统增加调节资源的需求。储能系统的引入可以为风电并网提供缓冲,缓解出力波动,方便能源调度。它可以动态地快速吸收和释放能量,改善电能质量,增强风电的可控性,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。 解决方案的优点: 1.缓解弃风问题,提升经济效益 2.通过减轻随机输出波动来提高电能质量 3.提高电力预测的准确性 4.改善风电场的储能
产品详情
集成变流器的储能升压站高压侧可覆盖6kV至35kV,低压侧可覆盖交流电压0.315kV至0.69kV。变压器涵盖美式、国产、干式变压器多种型号,能效等级按设计要求执行。直流侧电压最高可达1500V,储能升压逆变器单机最大容量为6.8MW。 一、描述: 1.交钥匙解决方案 将光伏逆变器、变压器、开关柜集于一体,工厂整体调试,节省现场安装和互调时间。集装箱式外壳,无需专用吊具,方便运输和吊装。 2.环境适应性强 防腐能力强:集装箱外壳采用高耐候钢板,比普通碳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。 隔热:内壳装有隔热板,具有良好的防火、隔热、保温效果。 通风散热:特殊设计的进风口,有效防尘、防沙。 3.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,属阻燃产品,无爆炸、火灾危险。 干式变压器已通过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C2、E2、F1级检测。 4.低投入,高回报 与传统的“逆变器房+光伏箱变”相比,减少投资15%~20%。安装基地数量从2个减少到1个,安装调试时间节省50%。逆变器与变压器之间采用铜排,节省逆变器房与光伏箱变之间的连接电缆;通过优化结构,逆变器与变压器之间节省两台低压开关柜。 5.灵活多样的产品解决方案 旨在充分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,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 二、主要应用场景 1.场景一:光伏电站储能 解决原理: 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、可变性、不可预测性等特点。光伏的大规模并网必然会增加电网调节的难度,并导致限电问题严重。光伏电站增设储能,通过储存无法消耗的剩余电力,有效解决了这些挑战。然后,在电力短缺或高峰时期利用这些储存的能量,旨在消除可再生能源发电固有的不规则性。 该解决方案的优点: 1.缓解限电问题,有效应对能量吸收挑战 2.通过消除输出的随机波动来提高电力质量 3.提高功率预测精度 4.将储能纳入光伏电站辅助服务,增强太阳能设施的输出特性 2.场景二:风电场储能应用 解决方案原理: 由于风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,大规模并网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,使得电力系统增加调节资源的需求。储能系统的引入可以为风电并网提供缓冲,缓解出力波动,方便能源调度。它可以动态地快速吸收和释放能量,改善电能质量,增强风电的可控性,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。 解决方案的优点: 1.缓解弃风问题,提升经济效益 2.通过减轻随机输出波动来提高电能质量 3.提高电力预测的准确性 4.改善风电场的储能